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支部风采 >> 正文

【建校75周年征文】入校18年,党性已“成年”

日期:2024-06-20 作者:顾律君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今年是上海市委党校建校七十五年,对于一所学府而言,恰似壮年,既沉淀了深厚的底蕴,又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一棵棵见证了岁月的高大水杉,已有参天之势;围绕着党校中心的天鹅湖,一群美丽的鸥鹭和石质的天鹅共舞;彼岸花荡漾着红色的球蕊,在微风中摇曳着……在这片党性教育的沃土上,时间仿佛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每一块砖石泥土,每一抹斑驳树影,都承载着党性和岁月。

对我而言,党校不仅仅是求知的殿堂,更是心灵的栖息地,是梦开始的地方。

一、初遇·梦想启航

18年前,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2006级本科生,第一次踏进党校,那份对党性和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情,如今依旧鲜明如初。

那些在老教学楼,也就是现在的海中楼汲取知识的每一堂课,那些在图书馆的灯火阑珊中埋头苦读的夜晚,还有那些与老师、同学们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日子,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记忆的长河中缓缓展开。每一次晨曦初照时的朗朗书声,每一次夜深人静时的沉思冥想,都是我们与党校不解之缘的见证。

海华大厦教学楼区域,原先是一个人工湖,我们常常在湖边吹着风,散着步。“希望之树”爱心协会、舞蹈社、动漫社……许多社团活动在此展开,欢声笑语荡漾在湖光清风中。学员楼的位置,原先是住宿楼。在这里,我们恣意地享受着阳光和青春,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懵懂的情窦初开,在默默发芽……

最喜欢的是党校的主干道,南起大礼堂,一侧马克思恩格斯像,一侧是图书馆,再往北走,是老教学(现海中楼)、天鹅湖和海兴大厦,尽头是海泓食堂——学生时代曾经的“粮仓”。夏天时树木遮阴蔽日,冬天银杏树叶落满地,念书的时候,我常喜欢一个人安静走在天鹅湖一侧的路上,冬季的太阳直射在海兴的玻璃窗户上,透过斑驳的树荫,照在我的脸上,光阴像碎银,散落在记忆里。我踩在树叶上沙沙作响,仿佛这条路没有尽头,却通往未来……

二、成长·风雨同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这期间,我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也遭遇了人生中的低谷与挑战。

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初入党校时,连学费都付不起,当我面临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几乎要被压垮时,党校伸出了温暖的手。当时学历教育部(现研究生部)的罗德南老师、朱英睿老师、邵瑜老师,帮我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我才凑足了大学的学费。团委的吕平老师知道我的情况,一直很关心我的成长。在他们的鼓励下,我的学习热情更浓了!还有许多任课老师,他们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我。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老师们还为我申请了国家助学金,鼓励我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比,我也有幸荣获这项重量级的全国奖项,为党校争得荣誉。

岁月如歌,恩情永续。手捧着国家助学贷款的存折,以及一张张国家级、市级、校级的奖状,我更深刻理解了“母校”二字的分量——它不仅是我们求知的殿堂,更是我们在风雨中可以依靠的港湾。在这里,我沐浴在党性教育的火红熔炉里,学会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舵,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三、回馈·反哺之恩

忠诚、求实、开拓——在党校的火红熔炉中,党的光辉像是一束光,穿透了我心中的阴霾。

怀着对党的憧憬、对母校的感恩,我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并于2009年大三那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0年毕业之际,我有幸留在校院后勤服务单位海兴大厦,任党务工作岗位。在这里,我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党务工作者。角色的转换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校党性育人的责任与使命。我要求自己始终坚持“严”的要求,自我加压促进党性修养的提升;践行“实”的作风,读原文、悟原理,领悟理论精髓,体现党性光芒;锤炼“专”的特质,用自身的专业性体现对党的忠诚,展现党性精神。

转眼过去18年,我在党校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求学的时间。若是一个呱呱落地的孩子,18岁也已成年了。

党校这几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新建的海华大厦、海复大厦、海中楼更为明亮,设备更先进。当有一天下午,我走过主干道的林荫小道时,暖冬的阳光直射在玻璃窗上,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我的脸上,还是从前那个位置,那片光影,一切变了,又没有变——如同党校的初心,从未变过。

四、展望·未来可期

今年,上海市委党校迎来七十五岁的生日。七十五年,既是辉煌历史的积淀,也是新时代征程的起点。在这七十五年的风雨兼程中,党校始终坚守着育人为本的初心,培养了一大批党员干部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求实、开拓”的校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如今,党校无论是科研项目的突破,还是国际化办学的推进,都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不懈努力。

我也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党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永守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让党性教育的火种,传递不息的光芒!共同书写党校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