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11月5日下午,围绕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所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第121期领导干部进修班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读书交流活动。大家精读的书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奇迹:浦东早期开发亲历者说(1990—2000)》。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洪峰也和大家一起座谈交流。奉贤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学员主持了交流会。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高德彪:励精图治再造一个新浦东
作为浦东新区的干部,高德彪学员对奋进中的浦东体会深刻。他说,30年来,浦东创造了一系列第一。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浦东的成功实践,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想敢干的结果。高德彪表示,对历史的最好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目前,浦东正在朝着再造一个新浦东的目标努力,压力很大,决心更大。
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蔡潇飞:续写改革创新奇迹,长兴岛新一轮启航
蔡潇飞学员工作在长兴岛开发第一线,他深感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对长兴岛的建设发展非常有启发。目前长兴岛管委会开发办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长兴岛的定位要求,持续推进“海洋装备岛、生态水源岛和景观旅游岛”建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和产城融合的水平,争取早日建成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军民融合重点区域。
市纪委监委驻国泰君安纪检监察组组长 王磊:横看成岭侧成峰——充分肯定历史成就,期盼更高水平发展
王磊学员早年在市政府办公厅工作时曾联系浦东,《奇迹》这本书勾起了他的许多回忆。他说,这本书生动地再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激情四射的人们,是一部很有历史价值的书。但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恰因为历史太近,很多人只看到局部、没有理解全貌。他强调了两句话:一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世所罕见;二是总结和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并不等于只唱赞歌,要知不足,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荣善:见证浦东奇迹——从烂泥渡路到人间正道
赵荣善学员是土生土长的陆家嘴人,从小长在烂泥渡路(即今天中外金融机构集聚的银城中路),对“奇迹”一词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他说,改革开放大业不是等来、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新时代需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浦东改革开放,我们要传承浦东改革开放主线,深刻把握“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重大部署,一年一年干、一个五年一个五年干,奋力走在新一轮发展最前列。
市纪委监委驻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组长 金跃明: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
作为一位纪检监察领域的干部,金跃明学员更多地是从问题思维的角度来考虑。他认为浦东深化改革和再出发,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目的上,要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可复制、可推广与试点的关系;二是在方向上,要加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力度,与国际高标准经济规则相接轨;三是在动力上,要进一步加大精兵简政的力度,推进自我革命;四是在评价上,要处理好制度型改革与获得感的关系。而最根本的是要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 翁培奋:浦东改革开放——靠的就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上海电力大学坐落于浦东,所以翁培奋学员称自己是新浦东人。他用四句诗词来概括自己的读书体会:乱云飞渡仍从容,咬定青山不放松——浦东开发开放彰显几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带动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浦东发展靠的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体现了上海的精神品质;唯进取也故日新,总把新桃换旧符——浦东开发开放精神鼓舞我们继续攻坚克难、改革发展。
黄浦区政协副主席 黄玮:浦东——无中生有的魄力
黄玮学员说,读了浦东早期开发亲历者的回忆,深感《奇迹》的力量来源于顶层的制度设计、产业的创新策源,而根本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42个年头,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发扬好《奇迹》成果,拿出“无中生有”的魄力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眼界和能力,把浦东改革样本复制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
闵行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刘豫峰:浦东开发的创新与担当
刘豫峰学员在浦东工作了22年,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因此看《奇迹》这本书倍感亲切。他觉得启发最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高位谋划。浦东没有走其他经济特区的路,而是采取了四大功能区域组团式开发的战略谋划,从而奠定了上海在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坚实基础;二是不断创新。浦东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实现了许多瓶颈的突破,诞生了许多新的运作管理机制。土地空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三是敢于担当。如当年在陆家嘴开发公司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工商银行敢于贷款支持。这样的担当体现了一种勇气,更体现了一种责任,是浦东取得今天发展成就的精神力量。
班级支部书记、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对8位学员的读书分享做了点评。他说,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非常有价值。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他本人作为文化宣传领域的一员,要做好浦东精神的记录者、宣传者,为新时代新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洪峰在讲话时说,她非常高兴地看到,121班从开班到现在一直充满活力,学习氛围十分浓厚。今天的读书会主题特别好,大家参与度很高,充满激情、饱含感情,和十四五规划也有比较好的结合。她希望学员们抓紧最后10天在党校学习的机会,学有所成,在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取得更大成绩。
徐建刚做了总结讲话。他说,大家都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一线操盘手,到党校来学习,不仅来听老师讲课,而且也能有机会有时间静下心来多读点书,认真思考。《奇迹》就是这样一本好书。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浦东开发是如何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睿智和远见。我们也可以看到什么是敢为人先的勇气,什么是真抓实干的作风。徐建刚希望大家从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历程中进一步汲取精神力量,从而为接下来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加满油、鼓足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