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当天,我校参与了上海市“一起看幸福——2020年上海助力脱贫攻坚故事会”系列活动,副校长曾峻与市委研究室、广播电视台相关领导一起在新书发布会环节向扶贫一线代表赠书。此外,我校还参与了10月16日举行的“新时期消费扶贫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我校“上海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精神品格研究”项目组于2019年成立,主要为了提炼上海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精神品格。项目组历时一年,先后赴上海对口援建的新疆巴楚、泽普、莎车、叶城、云南东川、巍山、南涧,宁洱县等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了大量实证案例。通过深入援建“前线”,听实情、看实况,访谈、座谈援外干部人才和对口地区干部群众50 多人次,最后形成了“使命至上、攻坚克难、精诚务实、开拓创新、协力同心”20个字作为上海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精神品格。同时,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精挑细选,撰写了十多篇涵盖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文旅扶贫等代表性案例,相关成果分别以上、下篇集结在《上海力量—对口援建的精神品质和实践创新》著作中,经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新书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这些精神品格背后蕴含着使命情怀、攻坚风范、精诚作风、创新意识、合作观念,它们密切关联、相辅相成,兼顾全国与上海,结合东部与西部,平衡组织与个体,贯通上海城市文化与对口援建精神,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既具有全国的、普遍性特征,也具有上海的地方性特质。同时,在精神提炼和案例撰写基础上,我校还开发专题教授、访谈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课程,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当事人”讲“当下事”,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上海扶贫故事”,让党员干部将精神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干事创业、推动上海发展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们参与扶贫攻坚、助力对口支援的强劲动力,以最有说服力的素材和样本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践行初心使命,对社会主义本质不断进行时代诠释的内涵。
据悉,市档案馆、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上海力量——上海市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展”近期将在我校海华教学楼布展,供在校学员进一步了解上海为落实国家战略决策部署,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与对口地区携手奔小康的总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