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上海将提升城市文化驱动力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着力点之一,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硬支撑”。9月20日,上海市委党校、徐汇区政府围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生动实践”这一主题,联合举办“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以及深耕于城市文化领域部分企业代表们,结合自身的探索实践,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研讨会。
十年蝶变,打造全产业链艺术生态圈
艺术,是城市最鲜亮的色彩,文创与科创一样,是城市发展的两翼——两翼齐飞,日新月异。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郑奕在研讨会上提出:“时下,文化、城市与博物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博物馆不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而且为未来的城市留存今天。这一特性决定了博物馆必然是城市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促进城市软实力建设,包括培育市民的集体性格和城市精神等,同时软实力的增强也可带动和辐射全城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发展。”
上海西岸历经10年发展,如今,沿线11.4公里星罗棋布着20余处文化载体,高质量的展览内容与多元化的场馆空间沉淀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旧工业区变成了人群聚集的城市会客厅。一个个美术馆“站点”连成了“美术馆大道”,带动了文化艺术产业上下游向西岸集聚,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西岸文化走廊”。在这里,博览会、拍卖会、美术馆、画廊、艺术品保税、商业品牌等六大产业要素齐聚,覆盖内容创作、展示交易、艺术衍生、功能服务等艺术品全产业链,“西岸美术馆大道”逐步成为可以代表上海的全球艺术品产业各环节要素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不动声色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用艺术构建起城市、文化和公众之间新的大道。
多点齐发,充分展现海派文化腔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现如今,融入文化、传播文化已经成为上海人民崇尚的“文化自觉”。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徐汇区坚持弘扬海派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依托社区公共文化阵地布点延伸,通过打造多元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增强数字文化建设,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焕发文化创新力,扩大文化辐射力,赋能城市文化软实力。
AG百家乐官网副校长谢根华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目前,全市已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街道、景观步道、特色公园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也成亮色名片。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融合统筹各类文化资源,使其联通集成,更显丰厚底蕴且呈放大效应。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智良表示,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软实力,也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和谐发展,使文化成为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活跃要素,是上海这座城市锲而不舍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生动演绎着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发展道路的特征和优势,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城市文化实践内涵。
研讨会上,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陈方刘说,上海建设国际文化都市,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战略牵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为价值引领,以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为关键支撑,以增强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为主攻方向,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不竭力量源泉。
突出特色,构筑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软实力新高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铸就了城市的性格与精神,赋予了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如何将区位优势变成胜势,让蓝图成为现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丰富的人文资源利用好,让它们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在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李萌看来,城市只有具备高文明、深体验、可记忆、可想象,才可称为比较理想的人文之城。城市文化任重道远,只有不断织就跟各类人群主体之间的精神、情感纽带,才会有温度和黏性。
上海趣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海韵文博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九点水美术馆理事长陈玉林在交流发言中提出,要在从人民的满意与共鸣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就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上海的文化资源、集体记忆,通过有共鸣的文化符号,来打造城市新名片;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走进市民生活,吸引、聚拢更多文化人才。
徐汇区委党校综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张旭东提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动作用,梳理、把握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让市场、社会、专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创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目标,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
在研讨会最后,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委党校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智库首席专家、教授李琪提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的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此提出了“五个人人”的重要理念,即“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根据徐汇区“十四五”规划“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城区发展布局,以徐家汇源、魅力衡复、古韵龙华、艺术西岸等四个重点区域为核心,优化空间格局,开拓文旅线路,推动“在场、在地、在线”等各类项目的有机结合,集聚海内外高能级要素、高品质服务和高等级活动,“徐汇文化C圈”在优化整合中正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徐汇区副区长王志华在研讨会致辞中指出,徐汇区将持续守护人间烟火,加快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创新打造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加快文化繁荣发展,营造近悦远来的文化氛围,让工作、生活和游玩在徐汇的人们沉浸乐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