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4日下午,由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指导,奉贤区委组织部与奉贤区党的建设研究会联合主办,奉贤区委党校(行政学院)承办的“贤城贤治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研讨会在奉贤区委党校召开。奉贤区委副书记唐晓腾,奉贤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党校校长徐乃毅,区政府副区长、区行政学院院长吕将出席研讨会。来自上海市委党校、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居(村)协会,以及奉贤区各街镇、部门、区属公司、两新组织的领导、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会。
唐晓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党建引领。打响党建新品牌,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党群服务新场景,推动党群服务圈与社区生活圈融合发展、同频共振。二是要下足绣花功夫。按照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强城市设计,大力推进生态立城、文化铸魂内涵式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强化数字赋能。着力建设更为强大的一网统管平台,深入推进最小管理单元数字化,打通数字共享壁垒,打造数字集成的应用平台。四是加强平战结合。增强底线思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搭建平战结合框架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力量、方案储备,强化社会动员能力,凝聚应对突发状况的重要力量。五是坚持人民至上。大兴调查研究,大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徐乃毅表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强化党建引领上群策群力,在深化智库赋能上群策群力,在大兴调查研究上群策群力,全力打响“贤城贤治”品牌。
吕将主持研讨会,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把握、推进,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奋力开创“贤城贤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贤城贤治智库专家唐有财指出,体系和能力是理解中国治理的两个核心词汇。治理能力应当可观测、可测量,应当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而支撑治理能力的则是一系列具体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方法创新。打造治理品牌,不仅要处理好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关系,还要在夯实四梁八柱上下功夫。 上海市居(村)协会会长、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贤城贤治智库专家朱国萍指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要心怀真感情,不忘土办法,善用新武器,切实掌握和高效运用最新治理手段和方法。
在研讨会交流研讨环节, 区城运中心对推动“数字赋能”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介绍。 南桥镇提出“党建嵌入,精细化治理实现大创新”“自治融入,项目化治理更趋大完善”“协商介入,民主化治理纵深大发展”“科技导入,智能化治理数字大赋能”等四条经验。 奉浦街道以故事分享的形式,深入回答了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破什么题、如何破题、谁来破题的问题。 四团镇五四村以“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谱写乡村治理新篇章”为题,深入介绍了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以“贤城贤治”为牵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新格局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教授主持交流研讨并对四家单位的交流发言进行点评。马西恒教授指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治理社会化问题。“贤城贤治”综合体现了党建赋能、民主赋能、科技赋能,是真正面向基层的社会治理创新。未来继续推进“贤城贤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还需要持续在对民需、民情、民意的深刻洞察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