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高站位扛起党校使命。一是开展高质量干部培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分层分类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次;紧扣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要求,优化干部培训“供给侧”,强化学习管理、组织管理、课程评估和学员考核“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高品质课程开发。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加大世界级生态岛案例教学开发力度,探索推进“一人一品”课程建设,深化运用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式,多形式推出一批党校优质课,推动教学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三是推进高水平科研决咨。深化“乡镇+职能部门+党校”和主体班“教员+学员”决咨协作机制,持续研究好、回答好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实践遇到的历史难题、新生问题,高质量撰写具有前瞻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决咨报告,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党校智库功能。
加强品牌建设,高标准打造特色亮点。一是做优生态办学品牌。深入贯彻“+生态”“生态+”发展战略,创新研发生态特色课程,完善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优化生态文明研究室市区联动机制,做深做实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借力聚力打造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生态办学特色。二是做靓义务送教进村居品牌。紧扣“全面+特色”“线上+线下”“日常宣讲+集中打造”的要求,围绕基层需求和群众期待,完善义务送教“三清单”机制,进一步创新形式载体、丰富方法手段、增强宣讲活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做特“红色熔炉”党建品牌。丰富线上线下党建阵地,拓展“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示范点、模范机关和市级文明单位“三项创建”与党校主责主业同频共振,充分发挥“红色熔炉”党建品牌引领效应。
立足长远发展,高要求推进校院建设。一是坚持从严治校。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学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党校办学治校的具体实践之中。二是坚持人才强校。以示范和辐射为导向,健全内部“红色熔炉”名师工作机制,形成名师牵头指导、团队共建合作和个人研学提高的“三合一”发展模式,打造创新型教师研修团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优化特聘“红色英才”导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带教、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教研咨水平。三是坚持开门兴校。紧跟区域联动互动,适时发起成立崇启海党校校际联盟、加强与丽水党校合作共建等,推动长三角地区党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