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上观: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哪些继承和创新?

日期:2023-10-23 作者:王公龙 上海观察2023年10月23日推送 来源: 浏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所形成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是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新篇。

一、深刻阐明文化发展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在深刻阐明人类文化生成的基础、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文化的主要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建构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出发,明确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才产生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而文化恰恰是这种互动过程的实践结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并进一步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重要论断在理论上深刻阐释了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建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战略性意义,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生命力。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二、深刻阐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属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据此,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这些科学论断夯实了我国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属性,明确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方向、思路和举措,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大凝聚功能,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推向新的理论高度。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从价值层面看,文化具有教化功能,不仅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而且对于全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

立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在价值理论上,将理论视域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推进至核心价值层面,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发挥核心价值观强大凝聚功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也大大拓展了其理论空间。在价值理想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抓手,为践行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开辟了现实路径。在价值运用上,强调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化、现实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入具体的、历史的、民族的语境中,深刻揭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律,为推进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

四、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历史规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广阔前景。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人类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紧密联系起来,致力于通过“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为AG百家乐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