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要强化国家战略的导向作用,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利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优势,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工业革命是塑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力量——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与全球化、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不是同步的,但以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所有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共同选择。同时,凡是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都在遵循共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工业革命成为塑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力量。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生产的区域化,即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区域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过渡到产业内甚至是产品内分工,国际贸易也从以产成品贸易为主转向以半成品或零部件贸易为主,生产分解和服务转型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这在将更多国家纳入全球化进程并扩展全球化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反全球化的思潮和行动。
生产区域化是主权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格局调整的结果。它综合考虑了经济效率、社会就业和国家产业安全等因素,主要通过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及原产地规则等来推动。同时,由于一个国家往往参加多个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生产区域化又是重叠互嵌的,代表了走向一种更为合理、更可持续的全球化格局的重要发展阶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
庞大的市场规模、齐全的工业门类、已有的发展基础等,让我们有基础、有实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本土化。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从全球循环中重要的被整合者变成重要的整合者,要求有更多企业在各自领域形成对全国乃至全球生产体系的控制力、影响力。
要实现这一总体性战略要求,需把握好三个重要的战略基点:一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抓手;二是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三是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
但也要看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干,而是要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基于安全、自由、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我们要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积极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也必将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应该看到,经济发展的很多问题,主要是由市场化改革不及时、不规范所带来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要素配置扭曲等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从事的是权利密集型生产,要求规则平等、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下一步,有必要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等,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断夯实有效市场的根基。
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维护需要法治护航。下一步,要深化清单管理模式,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维护公平的竞争性市场秩序,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健全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夯实有为政府的根基。
总之,要坚持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保持历史耐心,坚持开放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更高水平开放倒逼国内更深层次改革。唯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才能坚定发展的信心。
(作者为AG百家乐官网经济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