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解放日报:把不可能做成可能 把不容易做成不简单

日期:2021-08-31 作者:孙叶青/上官酒瑞 《解放日报》2021年8月31日第10版 来源: 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中胸怀大局、勇担使命,收获广泛赞誉。

第一,夯实经济基础。

在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中,上海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紧盯项目管理,探索形成了“韧、细、实、柔、新、精、情、专”的八字格桑花工作法,努力“把不可能做成可能”“把不容易做成不简单”。

第二,厚植文化基础。

当年,上海的建设者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把工地当“战场”“火线”,形成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写下了新中国建设史上难忘的历史记忆。

在青海果洛州,上海对口支援经费相当比例投入了教育领域。当地农牧民感叹:“最美的建筑在学校。”“同饮一江水”的大家庭亲情,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第三,筑牢政治基础。

2020年,正值决胜精准脱贫的收官之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援助账”作为全市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切实加大资金、项目和干部人才的援助力度,确保打赢疫情下的脱贫攻坚战。

真情付出、实效显著,体现了讲大局、重担当的使命情怀。上海援外干部中,有的多次援外,有的家里两兄弟一起援外,还有父子兵共同援外。

在新疆,有大妈把援外干部的名片缝在衣服口袋里,有大爷用维吾尔族语朗诵《重上井冈山》送别援疆干部。上海援外干部把“他乡作故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受援地区人民感谢党和政府心系百姓、感恩国家政策好,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治认同不断巩固提升。

总之,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优势的集中体现,背后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民立场角度梳理和提炼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的价值逻辑,是宣讲“中国之治”的最好教材,是铸就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作者单位:AG百家乐官网)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