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5期青干班学员的身份,踏上淮海街道这个平时工作日走了无数次的地方,扑面而来的熟悉中,夹杂着更多的是以全新视角学习感受的新鲜感。不同于平日简单的调研,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自以为熟悉、实则深有内涵故事的“老朋友”,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在又新印刷所旧址,我们见证了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承印出版,以及后续我们党发起的进步刊物、宣传小册、进步传单的诞生,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建党初期的广泛宣传传播。在这座永恒的灯塔,我们品味到了真理的甜味,而在这甜味身后,更深深意识到背后的艰辛与不易。要冲破晦暗、走向光明,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的初心。也正是这份初心,让小小的中国共产党像一颗小小的火种,迅速点亮每个中国人的心,并从这座灯塔汇聚成冲破黑暗的光。
在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我们从新党校回到老党校,感受到的却是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的始终坚守。正是由于始终把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工作重心,才确保了我们党培养出了一批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为我们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在这一刻,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能够进入党校学习的分外宝贵,也更下定决心,要以本次学习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共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在楼宇党建中心,我们解开了近年来淮海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加强党建引领。正是以楼宇为单位,牢牢把住党建引领这个核心,才能在疫情来临时牢牢筑起防控阵地,才能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在松散的商圈中凝聚发展合力的精气神。这是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要义,也是近年来上海以党建为抓手,统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在新天地广场、口袋公园和弄堂旧里,我们在“买买买”的年轻人眼中读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旧里更新的弄堂老人眼中读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在口袋公园惬意散步的市民群众眼里读到了对宜业宜居的满足。这些小小的细节和感动,或许平时匆匆走过的我不曾留意,但的确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我们在见证人民城市建设成果的同时,更有责任进一步担起重任,立足岗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营造宜居环境。
(作者系第5期青干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