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1日下午,第103期市机关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举办了以“人民城市建设中的社区数字化赋能”为主题的学员沙龙,分享各区在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建设,共同探讨如何让上海这座城市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沙龙分为上、下两个专场,分别聚焦“数字转型服务群众”和“数字转型服务企业及公共空间”主题,整场沙龙由黄浦豫园街道王樱颖主持。
上海市委、市政府2020年年底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深入分析本市瓶颈问题后,作出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整年的实践,上海各区始终沿着数字化的大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久久为功。
在学员沙龙的上半场,来自宝山吴淞街道赵珍怡介绍了街道建设的管理平台,对接实有人口数据库,叠加个性化群体字段标注,运用于社区疫情防控和居民疾病预防领域;虹口曲阳路街道的肖俊峰介绍了街道“生活e点通”平台,对社区中特殊群体进行动态管理,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黄浦瑞金二路街道的刘瑛从解剖“二十八街坊”的实践案例入手,介绍智慧物业管理新模式,实现对街区管理状态全景扫描;虹口江湾镇街道的钱健分享数字智联社区三年行动规划(2021-2023),及当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下半场中,长宁江苏路街道的金恺以“百年愚园的数字新生”为主题,介绍数字赋能经济;奉贤金汇镇的范华兵以奉贤江海产业社区为例,让大家看到产城融合发展在地区的落地生根;崇明港沿镇的郭志华分享了数字化建设如何运用在花博会的经验;徐汇枫林街道的张海滨介绍了徐汇滨江区块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公务员培训处副处长张丰强对学员沙龙作了点评,他表示在短短4天的时间里,学员们群策群力,共同策划了一场高质量的沙龙,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入分析各地区瓶颈问题,探索实践创新出生动、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数字化建设案例与经验,实现了学学相长、互学互鉴。
(作者系第103期上海市机关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