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火种》一书,仿佛经历了一次跨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有长长黑夜中的求索选择,有艰难困苦中的自我纠错;有个体人物的真性实情,有概念群体的立体血肉;有耳熟能详的人与事,更有鲜为人知的知识点......在可信可读中让人对中国共产党何以诞生以及诞生之初何以那般艰难,最终又何以走出泥淖的历史必然性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与认识。红色火种何以成功燎原?历经屠杀和围剿何以生生不息?每一代人该如何选择使命与担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用艰辛的“来”唤起坚定的“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莫名的横空出世,不是突发的一种偶然。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国人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民族复兴成为伟大梦想的历史背景,使得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发展史、奋斗史,让我们看清楚了先辈们是怎样经过探索尝试、比较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怎样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望漫漫来时路,当初那艘“红船”历经百年风雨而飘摇壮大,早已将我们为什么“能”、中国人为什么“行”的历史密码深深拖曳在神州大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就是要在看清楚“来”中,深刻认识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履责担当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第一职责,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忠诚、担当使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凭真理的“是”浣除错误的“非”。 《论语》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奋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敢于直面问题、从不讳疾忌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但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在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中,在整体与个体的自我净化中,以百折不挠的初心力量,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找到了中国的复兴之路。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可以预计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正在来的路上。我们既需要观察、解读时代,把世界看清楚;更需要从前人的“百科全书”中寻真理、找出路、谋方法;还需要经常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实在明大势、辨是非、解曲直中扛起政治责任,持续锻造“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以自我的“舍”换来人民的“得”。 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艰苦奋斗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不仅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也完美诠释了“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深刻内涵。我们早已无需重回那个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年代,但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发展还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仍需我们艰苦奋斗、长期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的铮铮誓言,在学习历史中走向未来,就是要坚定信仰、把握规律,鉴历史经验服务当下,增强对未来的预见性,实现历史与未来的接轨。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中,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朝着既定目标奋力拼搏,全力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作者系第6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