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根据支部计划安排,5月12日晚上,2021年第3期(总第14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市委党校“红色上海”教室举办“考古·区块链工作漫谈”学员沙龙活动。活动由第五组组长庄文艺主持,组员陈杰、蔡立志主讲。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工作和学习资源,推进共享互学、学学相长。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学员从考古学专家的角度,讲解了“为什么考古”“考古是什么”“怎么做考古”。陈杰谈到,考古不是盗墓,不是挖宝,而是通过实物遗存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考古工作意义在于“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如,青龙镇遗址的发掘,以实物资料证实了文献记载,展示了唐宋时期上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的风貌。上海博物馆主持的赴斯里兰卡的考古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历史内涵。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员们分享了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等大量的考古小故事,介绍了考古勘探、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的基本知识。
上海软件中心副主任蔡立志学员则以当前区块链的热点切入,利用组员角色扮演的情景剧形式,形象演绎了传统集中式系统和区块链系统的核心技术框架联系和区别,阐述了去中心化、分布式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前瞻性技术,让学员们明白了区块链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关系。学员们以互动形式共同探讨了区块链在数字资产、金融、交易追溯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考古·区块链工作漫谈”沙龙活动把历史经典与现实热点进行穿越时空式的完美结合,引发了学员共鸣。学员们纷纷表示,两位专家学员把专业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加上别具匠心情景剧的演绎,把考古和区块链专业知识,诠释的深入浅出,简单明了,让大家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此次沙龙活动,秉承了党校培训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了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在学习共享、交流研讨,不拘泥于形式,不限制于内容,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用结合的教学目的。
【作者系2021年第3期(总第14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