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位于上海西南远郊的金山区,既是饱经历史沧桑之地,也是新时代砥砺发展的一片热土。4月13日,市委党校第13期处级干部进修班集体赴金山区开展党史教育现场教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现场教学活动的第一站是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这是淞沪抗战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期,中国军民在这里奋起抵抗日军的偷袭登陆,数百官兵英勇殉国、上千居民惨遭屠杀。纪念园里的城墙、碑文、雕塑、展品从不同角度述说着战争的残酷、救亡的艰难。面对这一段沉重的历史,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一个大势衰微、全面落后国家,面对强敌的入侵,挨打是必然的结果。当今的世界,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仍在上演,勿忘国耻就要以史为鉴、发愤图强,不再让历史悲剧重演。
国家的进步,必须经由先进文化的传播,来唤起整个民族和社会的觉醒。在现场教学第二站——上海南社纪念馆,我们走近了陈去病、高旭、刘亚子、姚光、朱少屏等近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感受他们在改天换地的大时代,面对国家贫弱、社会蒙昧的现状,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勇气与担当,高举民族主义、民主进步的大旗,积极宣传革命,勇于追求自由平等,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引领风气之先,为捍卫民权与国家独立而鼓呼,带动整个社会的思想面貌焕然一新。尽管南社已经走入历史,但他们所倡导并践行的文化为革命服务的理念,以及对提升文化战斗性和群众性的探索,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现场教学第三站是漕泾镇水库村,昔日偏僻闭塞、环境脏乱差的村庄,如今设施配套齐全,民居建筑规整,徜徉于休闲步道,随处可见绿地、花海、湖景。支撑起村民幸福指数的,不仅仅是镇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村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标牌下,矛盾调解、群众普法、消费维权、妇女权益保护、退役军人服务等机构一应俱全,海报栏里的村规民约增加了补充条款,村委干部信手拈来介绍起村务公开、民主决策的案例,这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和自治正在深入基层实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战争硝烟散去虽已久远,但看不见的竞争和角力一刻也未曾停止,唯有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现场教学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上海湾区科创中心。金山曾为传统化工行业“势力范围”,让人们谈化色变,而今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集聚之地,企业、资本、人才汇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在这个巨大转变的背后,是金山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下,勇挑发展重担,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依托区位优势,打造政、产、学、研、创、孵、投“七位一体”的湾区服务体系。这一系列举措,必将加快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为科创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事业提供重要助力。
历史让人警醒,时代催人奋进。本次现场教学活动虽然短暂,但学员们接受了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进一步认清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不忘来时路,整装再出发!
(作者为第13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