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深圳。在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向邓小平铜像敬献了花篮,感慨地说:“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总书记的深圳之行,让我们回想起了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彼岸。
小平同志的专列于1992年1月17日驶离北京站而且沿途不停,只因火车要加水在18日抵达武昌时停了20分钟。老人家在站台上接见湖北省委领导第一句就问:“生产搞得怎么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你们抓得怎么样?”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同志汇报后,小平同志说:“就是要抓住以建设为中心嘛!”接着他言简意赅地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1月19日上午9时整,专列驶进深圳火车站。按原定计划,小平同志千里迢迢来到广东,他抵达深圳第一天是安排休息的,但是小平同志十分迫切要出去看看。1月19日下午广东省委安排小平同志参观,沿途一片繁华景象,老人家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在北京的许多干部眼中,邓小平是严肃的领导,但深圳的群众却亲切的向他呼喊邓爷爷好、邓伯伯好!小平同志心情放松,他的言谈常引起当地领导的共鸣。小平同志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小平同志还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月28日,北京下发了根据小平讲话写成的中央二号文件,《关于传达和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5月底,党中央印发了四号文件,宣布开放长江沿岸的5个内陆城市和9个边境城市,并宣布30个省会城市一律享有和经济特区同样的特殊政策。
南方谈话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它在关键时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为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12年和2018年后,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前往深圳。关键节点,三次南下深圳,也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2020年10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莲花山向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同大家一起向铜像三鞠躬,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顾是为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学习“南方谈话”就是一场初心追寻之旅,在历史的洪流中,看到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地奋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浪潮叠加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发展置身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一是要在提高政治三力上下功夫。要在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上下功夫,要善于从讲政治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把握和研究形势,时刻保持立场坚定、谦虚谨慎,以自身强大的政治判断力,力促自身成长成才,始终做到坚持政治立场不移,确保政治方向不偏。二是要在实践工作中下功夫。持续不断正风肃纪,深化政法等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配合村居换届,坚决查处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等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集中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三是要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通过制发“两书”,建好案件办理后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一系列制度机制。
(作者系第68期纪检监察干部进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