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30日,第21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33名学员在完成两周理论学习后,齐聚海兴楼202室,召开了第一、第二单元的学习交流会。出席交流会的有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陆琦,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二级调研员马琼、市委统战部党外干部处处长肖诗浩、党派处副处长陈婕,市委党校学员工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吕平,市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吴志栋,以及班部各位老师。
学习交流会由班长娄永琪主持,9位学员代表将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中所思所悟,结合自身工作,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
王勇同学按照“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要求,结合德国学习生活经历,充分利用德语知识背景,对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与马克思主义原理原文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要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要用心去体会、悉心去领悟、诚心去践行,才能做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钟力炜同学提出要用新发展理念指引医院高质量发展,他用“肝”和“胆”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肝胆相照”的关系作出了形象而生动的解释。他对新时代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回归公益为发展主轴、以追溯本源为发展方式、以医学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区域辐射为发展格局的新思路。
惠利健同学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把科技创新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而倍感振奋。他表示,通过学习将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要多做从0到1的突破,早日实现基础到应用转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人民生命健康。
沈秋圆同学回顾了作为一名“70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教育、生活与工作的亲身体验,通过此次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大局”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领会,并结合自身制造业的工作经验,分析了自身优势与短板,提出要实事求是把握问题,脚踏实地解决问题,为企业转型发展而努力,为建设制造强国作贡献。
杨伟民同学以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变卖苗为收谷”的制度创新为案例,阐述了工作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新时代新任务。
魏兰同学从区商委的工作岗位出发,通过立足于“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对标中央战略和上海要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一二三四五”要求,提出了“开放、生态、产业、创新”四个关键,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履职能力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许瞻同学以“实事求是”为题,提出通过本次学习,深入了解数百年以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刻领悟到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中的作用和价值,他表示,这次学习从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系统的回顾研讨了马克思主义的源起、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践行与成就,进一步坚定了追寻共产主义理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刘新宇同学表示,通过前阶段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历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伟大导师的睿智博学和高瞻远瞩。他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引;要坚持四个自信,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树立正确观念,反对错误的思想认识。通过学习,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顾慧同学以“前路虽远,行则必至”为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她表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真正理解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深刻内涵,中青年干部要在实践工作中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个新时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卢慧文、胡洁、肖慧奇、蔡骏、方雷等5位学员也纷纷发表了体会感言,对各位老师的精心授课表示了感谢。
最后由陆琦同志总结讲话,她表示各位学员的交流发言非常精彩,自己也正在参加学习培训,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加强交流,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七种能力,自觉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作者为2020年上海市党外中青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