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动态 >> 正文

读懂“最新教材”,赓续初心使命

日期:2020-09-21 作者:胡宏 编辑:王长征 审核:姚耀 来源: 浏览:

    在这次市委党校培训安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中,四个“最新教材”的提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可能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听到看到“最新教材”,就会自然而然地有种特别想去了解、想去学习的冲动感,而在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之后,更是被这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最新教材”所震撼。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下自己被震撼的感受。

    第一方面的震撼,是源于“最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信仰力量,这帮助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曾多次指出,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就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主攻方向,作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共产党人的“心学”。

    在我看来,坚定理想信念,不仅靠党旗前的宣誓、靠纪律规矩约束,还要靠不断学习、研究、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面对现实、分析问题,方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能深切感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标识和政治底色。因此这次学习就是一次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起点,而在之后的实践中需要反复运用、体悟,才能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用理想之光照亮自己奋斗之路,才能将自己逐步打造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震撼之余,我也在思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好面向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与青年座谈到与师生座谈,从全国性工作会议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只要讲到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灵魂”和首要任务加以明确和强调,揭示了理想信念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强基固本功能,明确了理想信念铸魂作为立德树人关键环节的重要作用。

    实现“人民有信仰”,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回头看一下我们黄浦教育系统,围绕落实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将理想信念铸魂放在首位,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做到最大程度的统筹整合,全系统合力铸魂、一体育人。在这次疫情期间,区教育系统顺势而为,依托线上平台,不断创新德育工作载体,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厚植家国情怀。我们积极开展线上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开展“云参观”“云考察”,区校外联办积极发挥社会实践基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网上特展、云游场馆等特色活动。今年暑假还推出了线上版《黄浦区学生社会实践护照》,极大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有力推进了区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我们不断推出线上抗疫思政课程,各中小学思政、道法课教师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深入浅出地讲好战“疫”期间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今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理想信念铸魂的本质追求,紧紧围绕当代中国“铸什么魂”“育什么人”“如何铸魂育人”的时代命题,遵循理想信念铸魂的规律和逻辑,全面推进好师生理想信念铸魂的系统工程。

    第二方面的震撼,是源于“最新教材”中所展现的为民情怀,这帮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二卷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篇目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根本目的和前进方向。

    教育向来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也因此成为了每一位黄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在此不禁又回忆起那段战疫时光,黄浦教育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验。师生健康如何保障?教育教学如何有效继续?一个个问题向我们抛来。对此,区教育系统思想上高度重视,将防控工作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同责,强化担当作为,确保政令畅通,始终把师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防控工作必须一严到底,“从紧、从密、从细”,并拿出连续作战、持续奋战的精神,把市、区各项防控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市教委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总体部署,区教育局成立指挥中心,积极统筹、提前谋划、整合资源、区校联动,在全力保障全市任务最重、课时最多的市级共享课程录制工作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一区一策、一校一策,甚至是特殊学生一生一方案,确保实现在线教学“一全四同”,即:每个学生全覆盖;市、区、校同联动;五育并举和学科教学同开展;学业管理与在线教学同跟进;教学质量与学生健康同保证。

    近年来,黄浦教育紧扣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紧扣国家战略和上海以及黄浦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高、先、精”,确立了教育改革引领区、创新教育先行区和教育发展精品区的发展定位。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五育并举”,聚力创新教育,整体提升了黄浦教育文化品位和育人品质,为黄浦加快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服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黄浦教育将以“一流城区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区”的信心和决心,继续谋划面向未来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开创黄浦教育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这次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其实还只是一个开始,学习的步伐不能停止,也不容停止。唯有真正学出坚定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学出过硬作风,才能真正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唯有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才能促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学生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者系第99期上海市机关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