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动态 >> 正文

穿越知青岁月的一席领悟

日期:2018-11-15 作者:李敏 编辑:许芳娟 审核:李作言 来源: 浏览:

    根据支部活动要求,我近期集中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摆脱贫困》等书籍,深刻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强烈的使命感,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群众情怀,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辨,遇事时的执着与定力;也为习近平同志深厚的学识功底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而折服。

    所谓求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就是根据规律性的认识去实践。“务实求真”既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方面面。关于“务实求真”的目的、路径、方法和目标,我想用2004年1月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省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作的四副对联来阐述。这四副对联的横批都是求真务实,具体内容如下:

    上联:求客观实际之真,下联:务执政为民之实。讲的是务实求真的深刻内涵,即务什么实,求什么真的问题。

    上联: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下联: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讲的是务实求真的主要途径,即怎么务实、怎么求真的问题。

    上联: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下联: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讲的是务实求真的基本要求,即如何做到务实、做到求真的问题。

    上联: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下联: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讲的是务实求真的根本目的,即务实为了谁,求真为了谁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习近平同志在延安插队当党支部书记时务实求真的故事值得重温。当时陕北农村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1969年就到梁家河的习近平同志对此深有体会,他深知村民生产生活的难点痛点。因此,当他197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政的第一个岗位)时,他带着大家办沼气、打井解决最基本的照明、用水困难;带着大家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解决资源和效率的优化问题,从而改善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人民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在当时国家以粮为纲、体制死板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搞这些副业有一定的风险,很容易被扣帽子,但习近平同志务实求真,心系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让百姓生活好一点的目标,注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及对政策的把握上下功夫,达到了较好的务实效果。

    初到正定做副书记时,习近平同志一如继往地骑着自行车到正定的各个乡调研、召开座谈会,发现正定县是典型的“高产穷县”,虽然粮食征购量排名河北省第一,但存在老百姓吃不饱的问题。为此,习近平同志大胆和县委副书记给中央写信,反映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促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研,最终核减每年征购额。这一举措较好解决了农民增收和温饱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作为河北省农业大县,主要领导还以上交征购粮高、排名第一为荣的大形势下,习近平同志以解决百姓吃饱肚子为出发点,大胆向中央反应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再次显现了他不唯上只唯实、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这些都对我们中青年干部有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深入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症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习近平同志在任职河北正定时,走遍了全县所有的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去过绝大部分乡镇。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提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等。联系我们,不论何职何岗,首先要多调研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地应对。切忌走过场、凭经验、拍脑袋、当传声筒等伪务实做法。比如要解决上海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就必须先要搞清楚涉及区现有的实用人才分类、数量、分布、制约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

    启示之二 :勤于学习思考,提高对症能力。“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同样,面对问题时人们的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有的人似乎意识到有问题但搞不清问题是什么;有的人搞清楚问题所在但找不到症结在哪里;还有的人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但不知如何应对问题。这段读书期间,常感慨习近平同志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也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差距。面对知识的快速更新、新事物的层出不穷、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缺一不可。

    启示之三:讲求方式方法,切实解决问题。读书期间也常常为习近平同志巧妙的、大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叫好。比如在梁家河办铁业社、代销店时,铁业社给村里人打农具、修农具完全免费,给县里供货以村党支部的名义与县农副产品公司公对公,也不违反政策;代销店也是非营利性质的,先以村的名义从代销社赊账,把东西“批发”回来,原价卖给社员,为社员的生活提供便利,也不违反政策。这种勇气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务实求真的实现,非常值得学习。

   (供稿:第56期中青班学员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