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动态 >> 正文

绿水青山映初心

日期:2024-11-15 作者:秦秋炜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10月30日下午,第7期青干班学员走进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教学基地,深入了解北碚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经济、社会、生态与人文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案例。

缙云山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教学基地于2020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命名为第五批市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现已建成缙云山黛湖区域生态修复项目、歇马大磨滩湿地公园、蔡家五彩滨江公园等多个教学点。本次学习主要考察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利用情况、违建拆除与生态搬迁情况、核心区与缓冲区生态修复情况、景区环境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情况、民生保障情况以及产业协同发展情况。从缙云山居到黛湖,再到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为我们展示了“缙云山之治、缙云山之变”的故事,也让学员们更直观地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是如何成为一个地方品牌和名片。

学员们在案例和实地教学中开展了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有带动力、有竞争力、有引领力的生态才是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面向农民,有带动力。好生态应带来好生活。在缙云山原住居民再搬迁、安置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搬迁补偿、异地迁建、生态赎买、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增设公益服务岗位等综合措施,处理好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的关系,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百姓能够得到实惠的“金山银山”。面向市场,有竞争力。好生态应成为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无序开发地农家乐也许能够吸引一时的游客,但因无序开发、管理滞后等原因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非可持续发展的。要开掘生态富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等绿色产业,打造更多“无烟工厂”,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面向未来,有引领力。好生态应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而非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引导地方经济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增长轨道。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拥抱绿色,才能赢得未来。

(作者系第7期青干班学员)

(责编:许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