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第10期青年管理英才培训班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读书会。学员们以书为友、交流感悟,在思维碰撞中探寻成长与发展的真谛。活动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学员们在复杂时代中锚定价值坐标、提升思维格局提供了思想引擎。
逆境突围:以精神韧性对抗无常
学员庄诺从《命运》中99岁阿太不服输的一生,看到在无常命运面前,坚韧精神所绽放的光芒;学员严雨洁引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金句,揭示精神自由才是真正的牢笼破壁;学员陈强结合《逆商》理论,剖析高逆商者如何将挫折转化为成长阶梯;学员褚维微则从《鱼不存在》的双线叙事中提炼出“在混乱中寻找意义”的生存智慧。这一环节引发大家强烈思索共鸣,当命运递来一副“烂牌”,如何打出“王炸”?大家认为,“真正的突围不是改变外部环境,而是重塑内心秩序。”
管理破局:用理性重构增长逻辑
郑彧、戈晨欢、张佳明三位学员分享了《精要主义》《基业长青》《蓝海战略》,展开了一场管理哲学的头脑风暴。学员郑彧提出“精要主义是对抗注意力分散的手术刀”;学员戈晨欢以惠普、迪士尼等百年企业为例,解读“造钟而非报时”的制度化传承密码;学员张佳明通过《蓝海战略》的“四步动作框架”,现场演示如何重构市场边界。这一环节不仅输出理论洞见,更提供了可落地的实战工具,为学员们破解工作中的“内卷困局”、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人性镜像:在偏见中点亮道德之光
学员郝宝泉从《少先队幸福教育》的“体悟路径”切入,阐述幸福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学员张静媛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镜,叩问偏见时代下的道德勇气;学员徐如梦通过《追怀生命》的墓志铭叙事,还原被历史尘封的普通人尊严;学员王禹森则以《昆虫记》中蜣螂的执着隐喻,呼吁对微小生命的温柔注视。这一环节以人文关怀为底色,让学员们深审慎思考,当社会议题成为时代考题,个体选择如何书写答案?继而重新审视“个体在宏大叙事中的价值坐标”。
现实博弈:于妥协中重构意义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撕扯,妥协是否意味着背叛?学员宁海峰分享了《戈九那些事儿》,以戈壁徒步为隐喻,提出“修佛还是修魔都在一念之间”的修行哲学;学员侯晋剖析《沧浪之水》中权力崇拜的异化,提出“良知是为官者的压舱石”;学员王天驰以《置身事内》的政策解码,揭示地方政府债务与民生保障的博弈逻辑;学员张虹则从《切今之事》的信息茧房隐喻中,呼吁青年干部保持批判性思维。这一环节直击现实痛点,为学员们在复杂环境中守住价值底线提供了思想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本次读书会通过沉浸式阅读分享、场景化交流研讨,构建起青年干部成长的“思想加速器”,为学员们进一步注入破局突围的精神钙质。
(作者系第10期青年管理英才培训班学员)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