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集结,跨域聚首启新程
4月7日,市委党校海兴教学楼101教室迎来了一场特殊的“青春之约”——来自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46名青年干部跨越系统与行业的界限,以“空杯心态”开启了为期 3 周的学习培训生活。专题讲授、情景模拟、现场教学、学员论坛……多维的培训矩阵凝聚起奋进的力量,让这段学习提升经历成为学员们淬炼思想、赋能成长的“加油站”。
理论铸魂,深学细悟强根基
“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全面而突出重点。既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央大政方针及理论教育,又充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安排了市情及形势、任务等内容。同时,聚焦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青年英才目标,将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全过程,夯实能力素养,着力锻造青年干部实干本领,提升“政治三力”。
专题讲授与市内外现场教学、小组讨论与学员论坛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与实效性。学员们学思践悟、学用贯通,结合“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如何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引导‘α世代’青年学生更好地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等实际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对标使命,解码标杆明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员们走进上海联影医疗“硬核”科技攻关现场,见证“卡脖子”技术如何在产学研协同中破冰;驻足上海期货交易所,体悟“上海价格” 如何从区域走向国际;对话12345市民热线接线员,感受“小小电话线”如何编织政民互通“连心网”。
通过这些鲜活的样本,学员以小见大,直观感受上海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同时,结合行业特性展开关于所在行业如何服务于“五个中心”建设的“头脑风暴”。一份份带着“上海温度”的行动清单,在对标思考中渐次成型,让“服务大局”从口号转化为可触摸的行动指南。
淬炼共进,激扬青春担重任
培训期间,46名学员分为4个小组,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结下了深厚友谊。课堂上,大家围绕张江科学城的建设、元荡湖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课余时间,学员们自发组织圆桌午餐会等活动,分享各自行业的资源与诉求,探讨破圈赋能的可能性,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学习中还重点组织了青年读书会、英才辩论赛、学员论坛等活动。15位学员以“逆境突围”“管理破局”“人性镜像”“现实博弈”为主题分享好书;围绕“AGI(通用人工智能)是人类独立思考的催化剂还是抑制剂”,展开激烈辩论交锋;学员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员上台分享,从科技创新前沿到基层治理经验,跨行业的视角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三周培训,淬火成钢。学员们在“理论课堂”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课堂”拓宽视野格局,在“伙伴课堂”培育协同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当结业的号角吹响,这不是终点而是启程:46 名学员将带着沉甸甸的学习成果奔赴挂职锻炼岗位,他们正以“接力跑”的姿态接棒时代使命,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中,以“干”字为笔、“实”字为墨,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答卷。
(作者系第10期青年管理英才培训班学员)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