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百家乐

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动态 >> 正文

一堂生动的“人民城市”案例教学:杨浦长白228街坊的蝶变新生与治理启示

日期:2025-10-29 作者:张海丰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近日,市委党校第12期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修班学员前往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开展现场教学。作为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228街坊更新之路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内涵。此次案例教学,系统回顾了228街坊从动迁破冰、功能设计到治理提升的全过程,并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探讨了历史街区更新与治理路径。作为长白新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我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与社会治理效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以人民为中心,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生

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而228街坊实践最深刻的启示在于:城市更新的核心始终是“人”。真正的成功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背后,是三个坚定的“坚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项目启动前,我们深入社区、高校,发放了1500余份问卷,召开了20余场座谈会。从社区食堂到便民超市,从公共绿地到活动空间,几乎所有规划都源于对全龄段居民高频需求的精准识别,真正实现了“人民建”与“为人民”的统一。二是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空间资源配置上,将临街最佳位置用于布局社区食堂等公益服务设施;在服务供给上,引入高品质、普惠性的商业与公共服务,确保优质资源真正惠及于民,显著提升了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三是坚持保留城市记忆与历史文脉。面对12幢老房子的去留问题,我们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果断采取“征而不拆、保留记忆、留住乡愁”的更新策略,并巧妙植入党群中心、历史展陈、体育健身等“五宜”功能,真正体现了“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

二、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环节,让我对如何探索出了一条多方共赢的城市更发展路径有了更深理解。总结下来,其成功离不开三项关键机制:一是建立“政府+市场”的共建机制。街道与区科创集团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共服务、国企负责招商运营的高效模式,凝聚了高效推进的合力,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持续运营。二是探索“公益+市场”的运营模式。在服务供给上,创新采用政策补贴、公益定价等市场化手段,成功培育出“熊猫饭堂”等兼具社会效益与经营活力的典型业态,为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长白样本”。三是完善“五治协同”的治理体系。通过制定街区公约、打造特色IP,形成了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街区的长效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提炼经验启示,指引未来发展道路

在系统梳理228街坊更新的成效经验后,我认为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与系统谋划。从区委高位推动到街道工作专班攻坚,再到街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同时,将复杂工程分解为具体项目、挂图作战的系统方法,是确保目标达成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迭代优化与闭环管理。根据居民反馈持续优化硬件设施与服务内容,是保持项目生命力的秘诀。此外,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宣传推广,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新实践的良性循环。三是坚持可持续与可推广。着力平衡各方利益,避免过度依赖政府投入,探索出财政可承受、服务可持续、商业可运营的共赢模式,这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同类型历史街区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选择。

此次学习也让我对228街坊乃至长白整体辖区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深化228街坊“由内而外”的辐射效应:扎实推进周边区域的联动更新,将行之有效的模式延伸至更大范围;持续深化治理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的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努力让长白的每一个社区都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一位居民。

(作者为第12期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修班学员 )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