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28日晚,上海市委党校第65期中青班61名学员与来沪学习调研的北京市委党校第66期中青班58名学员汇聚一堂,围绕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举措开展交流互鉴。北京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吕廷君,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赵勇,北京、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论坛。论坛由上海市委党校第65期中青班学员许可主持。

论坛伊始,上海市委党校第65期中青班学员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工程建设管理处许可、北京市委党校第66期中青班学员上海交易集团的石淇伟分别介绍了北京、上海交换学员在沪在京学习的基本情况。两地学员围绕城市治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灵活就业等方面展开研讨交流。上海市政府总值班室(城运值守处)主任锁晓东、北京市委研究室郊区处处长张侃、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秦恒、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王林、上海市百联集团组织干部部部长阎伊、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科技处处长杜红亮分别以“上海在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方面的顶层设计及实践情况”“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做法及取得成效和经验”“上海街道在基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和经验 ”“北京在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机制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经验”“上海老字号企业在守正创新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经验”“关于北京科技孵化机构扶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扶持政策的总体思路和举措”为主题做交流分享,大家提问题、谈启发、话感受,互动热烈。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刘志广教授对京沪两地同学的交流活动进行点评。结合大家的分享思考,刘志广教授充分肯定了两地干部在落实超大城市治理的工作问题上,既能上接大事要事又能下接细事琐事,充分聚焦问题症结,在工作中迎难而上,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努力发挥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年轻干部守正创新的综合素养。
吕廷君、赵勇进行总结讲话。吕廷君表示,6位同学的交流有高度、有温度,以小选题小切口剖析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导向明确、逻辑严密,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同时每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问题的每个细节能落地生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赵勇表示,希望双方能以此论坛为契机共建交流平台,互建共创、互补共促、互通共建、互惠共赢;以此论坛为契机共筑未来发展的舞台,依托舞台做好充分展示;以此论坛为契机共站奖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希望论坛能越办越好。
作为两个超大型城市,京沪两地在各领域工作的开展上既有各自妙笔生花之处,同时也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学员们一致认为,依托跨班学员论坛,双方学员代表就各自工作领域分享可借鉴的良好经验与做法,能让大家在交流中提升,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京沪两地党校高度重视此次两地干部的跨域交流,结合两地学员的岗位特征、调研方向,前期多次进行了深入对接,提前征集了两地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了论坛分享主题,进一步增强了论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