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基层是民主实践的最前沿,也是检验治理效能的试金石。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武器,才能在超大城市治理的末梢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通过系统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有了更深领悟,进一步筑牢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忠诚之魂。党校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街道党政领导,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体现在推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具体成效上,真正做到“党中央有号召、基层有行动”。
聚焦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对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明确部署。作为街道主任,我将自觉把街道发展放在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积极融入“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一方面,推动北新泾地区老旧厂房、商务楼宇转型为科创载体,吸引中小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落地;另一方面,完善“街道+企业+高校”协同机制,发挥街道户管大企业多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生态,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贡献基层力量。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升治理效能。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再造,更是治理升级。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全面完成“精品小区改造”、“架空线入地”等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小区精细化改造、街区风貌提升、公共空间优化,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质扩面。同时,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健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机制,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熟人社区”,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温度”。
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发展活力。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背景下,传统依靠政策优惠、资源倾斜的招商模式面临重大挑战。我们将转变招商理念,从“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生态招商”转型。一方面,依托街道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落地、融资、用工、合规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推动“链式招商”“以商引商”,打造特色产业微集群,提升街道经济韧性和竞争力。
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履职能力。北京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数字治理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区域实际,推动街道治理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街道”平台,探索建立“街道治理合伙人”机制,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方力量参与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此次党校学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能力培训。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基层力量。
(作者为第12期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修班学员)
(责编:王守拙)